Eagle Tour- Best Travel Agent for TAIWAN TOUR

One Day Tour

網美遊北海

分享到

行程簡介
第一天
金山貝殼廟-金山神秘海灘-朱銘美術館-住半島秘境

住宿    半島祕境
早餐:自理 午餐: 晚餐:○ 

第二天
象鼻岩-深澳自行車-潮境公園-忘憂谷-正濱-和平島-住天籟
住宿    天籟渡假酒店

早餐:飯店早餐 午餐: 晚餐:


第三天
富貴角-石門風箏DIY-淺水灣

早餐:飯店早餐 午餐: 晚餐:自理

【金山貝殼廟】
  隱身於三芝橫山山區的富福頂山寺,又稱三芝貝殼廟或十八羅漢洞,主奉祀濟公活佛、十八羅漢及聖母娘娘等神像,廟宇內並設有近半人身高的琥珀大元寶,常吸引香客上山觸摸,香火極盛。

【金山神秘海灘】
  「神秘海岸」位在金山區獅頭山公園下方與水尾漁港間,屬於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範圍,可由獅頭山上往下走或由水尾漁港沿海岸經 一線天進入。為相當特殊的海蝕岩礁地形,包含有海蝕、豆腐岩、蜂巢岩、潮間帶潮溝與海崖等豐富的地形變化,天氣好除可看見海天一線廣闊的海岸美景外,並可遠望燭台雙嶼奇景,春夏交際的4、5月間,並可看到綠石槽,以及北海岸原生的台灣百合,遍布屹立在山崖上,象徵台灣人堅毅不拔的精神。
  富福頂山寺又被稱為貝殼廟,顧名思義其內外裝潢皆以貝殼及珊瑚堆砌拼貼而成,總共運用了百種珊瑚與六萬多顆貝殼,包括香爐、龍柱、壁飾、廟壁皆以珊瑚、貝殼、瑪瑙等裝飾而成,色彩絢麗猶如海底龍宮,是座非常具有藝術特色的廟宇;除此之外,廟內還有僅能一人通行的「十八羅漢洞」隧道,隧道貼滿白珊瑚,讓人彷彿進入絢爛的海底世界,做工極為精緻華麗,值得一訪。

【朱銘美術館】
當代雕塑大師朱銘,窮後半生之力,企欲完成的志願,在他兢兢業業、努力建設,1999年終於完成一座充滿現代感與人文精神的藝術園區。最初朱銘先生為了解決大型作品的存放問題,後來藝術家的性情讓他從大自然中找到靈感,他決定興建一處展現他畢生傑作,以及供藝術家發揮創意的園地。他看中了金山的好山好水,在這處依山面海的地方,規劃出佔地11公頃的藝術公園,依據不同地形地貌,呈現出雕塑大師不同時期的重要創作,在戶外的雕塑作品分別劃分出太極廣場、人間廣場,以及運動廣場。

【象鼻岩】 
  該岬岩長約800公尺、高約81至35公尺之間。是受東北季風影響、以及地質軟硬不同造成差異侵蝕的海蝕平台,有喚作「印地安人酋長岩」、「象鼻岩」等各類奇岩怪石。九二一地震後,不少原本矗立崖邊的蕈狀岩被震斷,只剩底部。

【深澳自行車】
  深澳線鐵道原為運煤鐵路,2007年因深澳火力發電廠進行拆除改建,2016年恢復部份鐵道載客,八斗子火車站為深澳線終點站。2018年,新北市觀旅局與台鐵合作,活化廢棄深澳線鐵路,打造行走在鐵軌的Railbike—全台唯一依山傍海的鐵道自行車,從八斗子車站連接到深澳車站約1.3公里,單程騎乘約20分鐘。搭乘深澳Railbike,延途可以看到無敵海景、山景,隧道內用光影打造海洋聲光效果,充分感覺深澳在地魅力,串連周邊景點,讓遊客以低碳、樂活的方式,體驗北海岸之美!


【潮境公園】
  「潮境」指的是寒、暖兩潮流的混合區,特別指西太平洋的黑潮與親潮的海水混合處,此區浮游生物孳生,能吸引洄游魚類聚集、成為魚場,也就是魚群較易匯集的地方,夏季時附近海域白帶魚、軟絲「大咬」,總是吸引不少釣客。潮境公園園區原本為一處垃圾集放地,後來經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規劃改建後,成為一處看海賞景的最佳去處,而以「潮境」為名的這個公園,因為位於漁港及漁村旁,便希望以這個名稱為地方帶來源源不絕的蘊藏與豐收。

【忘憂谷】
  望幽谷是位於八斗子和長潭里間的一個V型山谷,整個谷地綠草如茵、起伏有致,近看八斗子漁港、遠望海中的基隆嶼,還可拾階而下。置身其中叫人「忘」卻所有「憂」煩!循崖頂旁小徑下行,可至一片寬約20公尺的海灘,海灘遍佈海蝕平臺、豆腐岩等地質景觀,沙、岩兼具的地形,適合拾貝、抓蟹及戲潮等活動。

【正濱漁港】 
  正濱漁港位於和平島南方,是歷史悠久的老漁港,早在西元1934年由日本人創造,日據時期為台灣第一大港,曾為繁榮極盛的漁貨商港,是早期帶動基隆漁港興盛的主要功臣,台灣北部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,而在漁船噸位逐漸增加之後,漁港水位不堪負荷。現在雖然沒落,但仍保有樸實風貌,基隆市政府積極開發成為以假日休閒懷舊為主的漁碼頭,期待榮景將再現於此。正濱漁港懷舊碼頭,曾經有一個稱為“民間美術號”的船隻停靠於此,是全台灣第一座海上美術館,而正濱漁港也曾經參加過基隆的海上龍舟賽,現場還安排了立蛋,園遊會及熱歌勁舞大賽等類似精彩活動,相當熱鬧,而不遠的和一路上天后宮,為乾隆時代創造的,其瑰麗莊嚴風貌亦值得一探。


【和平島基隆】
  和平島原名社寮島,位於基隆東北一禹,是基隆港的門戶,同時也是北台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,亦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的所在地之一。此地早期原為凱達格蘭族的聚落,之後被列為軍事管制區,目前在沿海部份地區已開放設為和平島公園。
和平島公園的遊憩重點,就是園區內重要的海蝕地形景觀,位在海岸線旁的奇岩巨石,因長期受迎風面海蝕及風蝕影響,造就了特殊的地形景觀,如海蝕崖、海蝕平台、海蝕溝、海蝕崖、風化窗、獅頭岩、熊頭岩等,最著名的則是「豆腐岩」和「萬人堆」(蕈狀石)地形景觀,各種不同的海蝕地形,是小朋友們戶外教學最喜歡來的地方,不僅可以真實看到課本上的圖片,也能實際的感受到自然的力量。


【富貴角】
  富貴角位居臺灣的最北端,為一海岬,岬頭附近山翠海碧,景象壯觀,因東北季風盛行,風稜石相當發達。富貴角燈塔位在岬角盡頭,是臺灣海岸線的最北端點,八角形的外觀、黑白的條紋,顯得格外顯眼,在曲折多暗礁的北部海岸,指引著海上船隻。
風砂磨蝕而成的風稜石,僅見於多強風、細砂且岩塊堅硬的地區,富貴角一帶的風稜石數量居全臺之冠,一般稜面以四面的最多,但由於風向變化及岩塊位置改變等因素,造成了各種不同的岩石外觀。
富貴角公園:原名老梅公園,由於位在富貴角岬及石門礁岸所形成的老梅海灣地形內,因此來到這裡可同時觀察風稜石、沙丘和礁岸等三種海岸地形景觀及濱海植物。

【石門風箏公園】
  石門區有「風箏故鄉」的雅稱,由於地形適合放風箏,所推動的風箏節因此成為石門區的特色,每年都吸引許多國內、外風箏好手大秀身手,五花八門的風箏翱翔天際,互別苗頭,非常有看頭。活動中也鼓勵發揮巧思,創新兒時把玩的舊式風箏,不但要動手去玩,更要動手去做,可觀賞許多別出心裁的創意,為風箏文化注入新活力。
位於石門老梅附近的石門風箏公園,佔地約6公頃,是東南亞地區最符合風箏放飛與國際競賽的場地,緣起於石門區歷年來舉辦的年度大節慶-石門風箏節。舉辦至今,每年吸引許多國內、外風箏好手共襄盛舉,為當地帶來不少觀光效益。藉由風箏公園之設立,讓國內、外風箏好手甚至親子、情侶,隨時都能有適合的放風箏場地,享受乘風樂趣。

【淺水灣】
  三芝區淺水灣是北臺灣著名的景點,擁有彎月形沙灘的海濱美景,海岸線具有岩岸與沙灣的特質,有亮白沙岸及覆滿綠藻的藻礁海岸地形。海岸不遠處還有一片礁石區,近年來吸引眾多愛好衝浪的人士到淺水灣來一展身手。
隨著淺水灣公園竣工啟用,濱海步道規劃得更趨完善,沿途修葺木製棧道、觀海平臺等,提供民眾更舒適、安全的親水環境,可聽濤、賞景,亦是欣賞落日餘暉及情侶星空下許願的好地點。湛藍的海洋與潔白的雲朵營造出屬於夏季獨特的南島風情,可以在傍晚時分走在步道上,靜靜觀賞天際的夕陽晚霞,或是到岸旁的特色咖啡館中品嚐美味餐點,享受微涼的海風吹拂。